坚持海绵理念 突出综合效益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新理念,不仅是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平凉市紧抓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重大机遇,拓宽设计思路,突出主题特色,将“小”游园当作“大”工程实施,高标准推进街头游园建设,将绿色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全域构建生态格局。
为了让有限空间兼顾景观性和实用性,项目在新建、改造的公园、游园中充分融入海绵元素,采用灰绿结合的方式,将“渗、滞、蓄、净、用、排”海绵城市理念落到实处,利用城市零碎空间见缝插绿,提升城市绿色品位,因地建园、因势造景,提高游园的服务功能,精心打造了一批集观赏、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便民休憩地。
海绵型游园的作用不仅是提升街头景观品质,更重要的是在下雨期间承担削峰调蓄、削减径流污染和雨水综合利用的任务。平凉市在街头游园建设过程中,摒弃传统城市公园中以造景或特定功能为目的塑造的绿地形式,而是以雨水收集和利用为目的进行设计和实施。
坚持以点带面 突出示范带动
甘霖园是平凉市众多街头口袋公园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的一个,园区位于泾河南岸、中梁首府小区东侧,公园占地面积约2公顷,属于人居环境提升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区,是泾河大道海绵化改造及南侧生态廊道雨洪调蓄系统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改造之前,曾是中梁首府小区开发退让土地,原本荒草丛生、杂乱无序,而口袋公园建设赋予了其新的活力,使得城市原本闲置的空间有了新用途。与泾河沿线其他项目构成了“一廊多节点”的海绵廊道格局,设计人员通过该区域南北高差,在园区内因势利导设置曲折蜿蜒的植草沟、梯级蓄滞的雨水花园和湿塘,园路、慢跑道、亭廊、小桥、置石穿插点缀其中。不仅如此,该园区与泾河沿线其他海绵设施共同构建了“平急两用”的区域调蓄系统,每逢雨季,不仅可以消纳园中的雨水,还能为片区提供约1555立方米的雨水调蓄空间。对收水范围内的雨水进行削峰处理,经过调节后,有效缓解了游园旁甘沟和泾河下游的排水压力、削减了雨水径流污染、提升了泾河水质。